家书诵|一纸红色家书,载满家国情怀

发布时间:2022-05-06浏览次数:597

纸短情长,家书万金

无数英烈信仰至上,对党忠诚,舍生为民

在潮湿阴暗的监狱中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

写下了一封封感人的家书

叙述家事、寄寓亲情

更用鲜血与生命书写着革命者的信念与豪情

抚今追昔,钩沉史海

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

聆听革命烈士们真心独白

感受穿透人心的振奋力量



1

吴光田:“我只是为了革命牺牲,余死亦情愿”


1927 311日下午,东南大学浴室旁掷下炸弹一枚,校内气氛紧张,人们惴惴不安。东南大学学生高涨的革命热情,早已为反动军阀褚玉璞所窃闻。12日午后,吴光田书写此信,望父母不要担心自己,同时慰问家中琐事。

视频1


诵读人:徐政田

在讨论党日活动主题时,我们头脑中便想到了“家书”,于是便确定通过诵读家书并以视频方式呈现的形式作为本次党日活动的主要内容。视频拍摄的最大难点在于家书前的导入,其次就是家书所搭配镜头的拍摄、设计与剪辑。克服困难后,我们最后呈现的效果还不错。在他的家书中,我不仅可以体察他们的基本生活与情感,他身上所具有的家国情怀与伟大的革命精神也跃然纸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雨花英烈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我们便要实践这种精神。通过一封封家书,我们便可以深入烈士内心与历史细节,于字句之间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动容,而后做一个奋发有为的青年


2

孙晓梅:“我是一个有理智和勇气的青年”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由于国民党的挑唆和造谣,社会上流传着很多对新四军的流言。孙晓梅面对母亲要求自己离开革命以伍、回家与原丈夫重归于好的劝诫,毅然回信申明自己的坚定主张:“我不会被人家利用和愚弄,我有我的人生目标、理想前途,我绝不会让自己盲目的陷人黑暗的深渊里去。”


视频2


诵读人:张蝶

我常想,除却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那些生活在战火纷飞年代的革命英烈们在坚毅顽强外表下会有着怎样澎湃的内心?烈士家书,字里行间,记录的都是最为真实的情感袒露瞬间。从寻常家信中往往能够窥见革命英烈们真挚情感与肺腑之言。我选取的这封家书,是孙晓梅烈士告诉母亲自己对追求理想有着坚定选择,这也让我看到了这些革命烈士有着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但更有超越普通人的责任担当,读来情真意切,催人奋进。视频拍摄过程中我也反复琢磨要如何诠释好这封家书,我在诵读时一度只顾着抒发出毅然决绝、视死如归感。于是我向党支书唐钰同学请教,她的一番话让我醍醐灌顶:“你要将自己真真正正代入到这个角色本身,试想你即将寄出这封执意向前、寻找光明的信,而你的妈妈将会一直为你担惊受怕,你会如何诉说”。听此,我顿感酸涩,不是滋味,找了个教室独自录制数次终于完成。此外,徐政田同学与我一同完成了视频的设计、拍摄和后期剪辑,其他三名小伙伴通力配合,使团队作品最终得以完成,我感到非常幸运。


3

成贻宾:“认清目标,一点一滴埋头苦干”


这是1944年成贻宾同志写给自己未婚妻彭毓芬的一封信。写这封信的时候,他正在南京模范中学读书,年仅17岁。在短暂的假期里,经过一番深入思考,他与心爱的未婚妻分享了自己拟定的“新生十大信条”,立志“自我革命”,追求“新生”。

视频3


诵读人:史善聪

选择成贻宾写给未婚妻的这封家书,是因为被成贻宾书信中炙热的理想和家国情怀所感动。在这封成贻宾称为“甜蜜的信”里,没有卿卿我我,有的是一位青年学子面向未来“自我革命”、奋发向上的誓言。成贻宾生逢乱世,亲眼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感受到,这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强烈家国情怀的文化青年。热血在胸腔里沸腾,激情燃烧着青春,他思考自己要肩负什么样的使命,应该如何丰富和完善自我,以及青年人需要具备怎样的操守和品行,怎么走好前方的道路等等,成贻宾都有着阳光自信且不乏务实的思考。而这些问题,也是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们同样需要思索的,我们已经迎来了成贻宾所期待的每个孩子都能受教育的时代,如成贻宾所言,我们要做到的是“不腐化、不堕落、认清目标,一点一滴埋头苦干,胜利在向我们招手,光明就在明天!”


4

邓中夏:“每天应常学习不可偷懒”


此信写于19335月。由于叛徒告密,邓中夏的妻子夏明不幸被捕,囚禁于上海法租界监狱。信中妹妹指的便是夏明。夏明被捕后,为了不让敌人得知邓中夏的踪迹,一度拒绝任何探监者,直到半年后,邓中夏才探明妻子的下落,于是书写此信。


视频4


诵读人:万素军

在邓中夏写给狱中妻子的这封信中,没有轰轰烈烈的革命誓言,也没有你侬我侬的甜言蜜语,他平淡、朴实,却饱含深情,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妻子的担忧和关心。他劝导妻子要利用好狱中的时光好好学习,把牢狱当成研究室来用,还调侃说在这期间一定可以把英文学好。这种面对困难从容不迫的态度和积极、乐观的革命心态让我深受震撼。在反复揣摩、诵读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强大的精神信仰,他们坚信,光明终将会到来。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向先辈们学习,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将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整个党日活动的筹备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经历过主题的更换、方案的颠覆,有时也难免泄气。但幸运的是始终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努力,很开心能有这么棒的一次体验。


5

史砚芬:“我们的革命必底于成”


史砚芬的父母先后病故后,他承担了教养弟妹的责任。在被捕后,史砚芬仍然关心弟妹的成长。他自知刽子手不会放过自己,便在狱中给弟弟妹妹写了两封感人肺腑的诀别信,并藏在内衣口袋里。史砚芬就义后,家属收殓尸体时,发现了诀别信。这便是其中的一封。


视频5

诵读人:丁政方

家书寄语,纸短情长。读史砚芬英烈写给弟弟妹妹的诀别信,能够深刻感受到他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家国情怀。即使身陷囹圄仍忠诚于自己的政治选择,“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党的利益舍生取义,为革命事业虽九死其犹未悔,体现了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因为第一次出镜,在拍摄过程中,面对镜头有时情感难以深入家书产生共鸣,小组成员一直鼓励我,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试拍,争取呈现出最好的效果,在这里也要感谢他们。


斯人已逝,珍贵家书永不褪色。品读这一封封书信,我们仿佛回到革命岁月,见证了英烈们坚毅面孔下丰富的内在情感和个性表达。字里行间,无论是简单的互报平安、遥奇问候,还是远大的政治抱负、郑重的人生抉择,都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在硝烟散尽的今天,当我们再次聆听这一段段写在残破纸张上的话语时,内心依旧为烈士们的理想信念、情操境界感动着、澎湃着。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党员、干部要经常“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家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信息,通过诵读家书,广大学生与党员同志可以启迪内心、汲取营养、坚定信念。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愿广大青年都能如先辈们一般无惧困难,奋勇前进


(供稿:2021级硕士生第一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