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共识论坛 第一讲

发布时间:2015-06-11浏览次数:596

马克思主义学院共识论坛第一讲圆满结束
6月1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共识论坛第一讲在圣达楼102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南开大学哲学系王南湜教授作主题讲座,题目为“实践唯物主义的缘起、意义变异、面临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之道”,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明生教授担任主持。
王南湜教授在报告中紧紧围绕主题展开了科学严谨、逻辑清晰、内容饱满的理论论述。他首先论述了“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在我国从提出到形成热点话题的历史过程、历史背景和阶段性的学术成果,指出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展开,哲学研究面临着新的理论任务,即改变传统教科书体系对人的能动性的忽视,由此,“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概念逐渐成为中国哲学界极具影响力的概念之一。

紧接着王教授论述了随着学术界对“实践”概念理解的不断深化,“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范式也经历了变迁和发展。在八十年代这一概念侧重于认识论层面上的理解,重在强调人类主体的能动性,甚至有人把其单纯理解为把理论付诸实践的积极介入的态度,但仅仅把实践理解为一种属性、功能或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非实在的存在,这种没有本体论基础的实践观点并不能真正解决能动性的问题。到了九十年代,国内马哲学术界对理论问题的探讨更为重视文本依据,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人们发现马克思的有关文本中很少讨论实践本体论问题,终其一生关心的是对于资本主义发展、运行和灭亡的条件,这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因此学术界提出“实践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王教授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两个方面即把历史作为对象和把历史作为方法(历史性)可以统一起来。

最后,王教授论述了西方哲学的实践传统,指明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可以从中寻找理论支撑。王教授主张对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哲学着重进行研究,以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分别说明自然世界与道德世界,并以一种拟目的论将两个方面以一种调节性的方式勾连起来。对这一进路进行深入的研究,或许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有益方向。 此外,王教授还提到了促使自己由工科转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驱动力量,即对他影响很大的两本书,李泽厚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和景天魁的《打开社会奥秘的钥匙——历史唯物主义逻辑结构初探》。 王明生院长在总结中充分肯定了王南湜教授的学术深度,倡导同学们对王教授讲座中提到的许多著作进行深入阅读。

本次共识论坛在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摄影/撰稿:祁恒